在中国文学的研究中,不少学者研究了中国文学与佛教、道教的关系,却很少有人关注其与基督教文化的关联。杨剑龙教授的新著《旷野的呼声——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》就筚路蓝缕,从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及创作关系的视角作深入细致的研究,填补了现代文学史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。
杨剑龙以作家论的视角构成该著的研究构架,他在梳理了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传布历史、研究了中国现代作家对于基督教文化的复杂态度之后,从众多的中国作家中择取了与基督教文化相关的15位作家,其中包括鲁迅、周作人、许地山、冰心、庐隐、苏雪林、张资平、郭沫若、老舍、萧乾、巴金、曹禺、徐讠于等13位现代作家,还涉略了一位当代作家北村、一位台湾作家张晓风,这就以点带面较全面地展示了基督教文化与中国20世纪文学之间的关系,作者分别认真地梳理了他们与基督教文化的关联,细致地分析了在他们各自的思想上、创作中基督教文化的印痕。
杨剑龙博士不仅细致地梳理各位作家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,还着力分析不同作家所受到基督教文化的不同影响及其表现,诸如鲁迅推崇基督的充满着爱与牺牲的救世精神,周作人从基督教文化中汲取人道主义的精髓;许地山关注人性在受窘压的状态下的挣扎,冰心充满了基督的博爱精神;庐隐深受基督教罪感文化的影响,形成其创作的感伤风格悲剧色彩,苏雪林为耶稣伟大的人格所感化,细致地描绘人物对基督的皈依历程;而张资平努力揭露神职人员的“一面教人认罪,一面背着人作恶”,萧乾全力针砭教会中“一般奴性十足的法利赛人”,老舍则在揭露牧师教徒的虚伪卑劣时,还塑造了具有基督牺牲精神的理想人物,这使该著研究常常在个性的探析中,能够鞭辟入里切中肯綮。
该著虽然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国作家所受到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,但杨剑龙仍然注重从文学、本体的角度进行研究,他努力从文学的视角探析《圣经》对于作家创作的具体深刻的影响。如研究《圣经》的人物形象、叙事结构、隐喻手法对许地山创作的影响,探讨基督教文化对于冰心创作形成温柔风格、浪漫色彩的影响,基督教罪感文化对于庐隐创作的感伤风格、悲剧色彩形成的作用,张资平小说对《圣经》教义的引用、对《圣经》典故的借用、受《圣经》构思的启迪,郭沫若用基督教的意象构思作品、以忏悔的方式叙写内心、以《圣经》的典故表达心情等,这种关注文学本体的研究,使该著作成为一部有所发现、有所建树的学术佳作。